日前,有报道称,大庆油田2015年计划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从2014年的约4000万吨调减至3200万吨,年均减幅逾130万吨。这将导致黑龙江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若干年连续负增长。
大庆石油减产的数量并不大,150万吨不足年产量4000万吨的4%,仍小于全世界在产油田的年平均5%递减率,对于今天全国5亿吨年消费量只有0.3%,更是微不足道。
但由于大庆油田在中国石油工业和人民心中的地位,不论消息大小重要程度,事关大庆油田,总会引起不一般的关
注。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1960年已开始开发,半个多世纪以来,累计生产原油22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总产量的40%以上。自二十世纪
70年代以来,大庆油田年产原油产量曾保持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2003年至2014年,又连续12年稳产在4000万吨/年以上。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和伴随了至少两代石油人的奋斗和成长。到目前,“大庆”不仅仅是一个“油田”,在中国现代石油,乃至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大庆”绝对是“一面旗帜”,“一座高峰”。
但是,油田再大也会枯竭。罗马什金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之一,也是世界是大油田之一。1964年石油部给中央的
那份报告就拿该油田勘探开发的情况与大庆油田进行过比较。回过头来看,今年56岁的大庆油田开发稳产工作的确做得非常出色。罗马什金油田的可采地质储量是
大庆油田的两倍以上,其峰值产量超过了8000万吨/年,但这一峰值产能只维持了6年。油田生产了近70年,已进入第三期生产开发阶段,今天的产量还能维
持在1800万吨水平上。油田采收率为49%,没有达到设计53%的水平。该油田目前采出液体的含水饱和度长期维持在87%的水平上,从可采资源和技术能
力看,再开采30年成为百年油田是非常可能的。
大庆油田5000万吨峰值产能维持了27年,此后又在4000万吨/年的次峰值水平上维持了11年,目前油田
采出液含水饱和度平均已超过90%,有些采场的含水饱和度已经高达97%。也就是说从地底下采出1吨液体,只有30公斤是原油,970公斤是水。大庆油田
也进入了“三次采油”阶段。第一次采油是靠原是地层压力的“顶”,原油在巨大的地层压力下自喷而出;第二次靠注入大量的水,把原油“驱赶”出来;第三次是
通过化学聚合物把原油“洗”出来。如此大规模的“洗油”、“驱油”模式在当今石油界极为罕见,如果不是“独一无二”的,也绝对应该是“难有匹敌”的。
理论上讲,只要不考虑时间和成本的约束,60%的采收率不是不可能的。“经济可采”是一个有成本约束的指标,就是桶油开采成本必须低于当时的桶油价格,否则生产作业不可持续。在一定价格下,“成本”具有很强的刚性。
客观地讲,大庆油田减产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否则怎么会有4000万吨这个台阶呢?尽管从2015年起,大庆油
田将进入3000万吨级的第三个台阶。不论在这一台阶上能够维持多久,大庆石油人,中国石油人已经创造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奇迹了。不仅是大庆会战创造的奇
迹,也创造持续高产稳产的奇迹,这足以让几代中国石油人自豪。
大庆石油减产对全国能源供给的影响很小,但对大庆油田的职工收入、对中石油集团的产值利润和黑龙江省的GDP
增长有较大的影响。过去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更加剧了石油减产对这些单位和区域的影响。大庆在黑龙江举足轻重,其工业增加值中一直占据黑龙江省半壁以上江
山。多年以来,黑龙江省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等能源产业。过去十多年来,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为72.9%,最低为53.8%,增速最
高为13.1%,最低为6.3%,2013年这一增速回落到0.1%,2014年则为负增长。受大庆石油减产及国际经济形势影响,2015年黑龙江的能源
经济将面临较大挑战。或迟或早黑龙江总要面对这种挑战,过分依赖石油的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在中国总体经济告别高增长进入中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这种调
整显得更为迫切,压力更大。世界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短期内摆脱已经形成的资源产业依赖是极其困难的,“荷兰病”,即使是地区性的,也是
极难治愈的。不客气地讲,黑龙江省产业转型的行动实在是迟缓得太多了点。或者说是人们对其给予了不切合实际的太高期待。
半个世纪前大庆会战的巨大成功一举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不仅实现了石油的自给自足,还成为过石油净
出口国,石油为国家赚取过最多的外汇。现在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去年净进口接近3亿吨,超过去年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7倍。现在中国进口石油每
天约600万桶,而大庆今年石油减产预计为每天3万桶,不会对全国的石油供给产生多少影响。就全国石油总产量而言,大庆油田占了20%份额,很重要,不可
或缺。但就减少的份额而言,就总消费量而言微不足道。大庆石油人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在极为艰难的石油地质条件下把石油产量维持在4000万吨以上近四十年,
这就是一项伟大的贡献。没有永远的奇迹,奇迹过后必然回归常态。就石油产量而言,大庆人无愧于国家,国人也不能对大庆石油人有过高的奢望。
(作者系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http://www.cnenergy.org/dujia/201502/t20150228_347250.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